二,课程特点
由于中国法制史已被确定为高等自学考试法学专业必修课,考生经常反映该课程学习难度大,考试难度大,付出的努力多,成绩差。这种情况恐怕与中国法制史课程的特点有关。根据作者的经验,中国法制史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第一,时间跨度大。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法制的历史跨越了近4000年。
第二,内容很多。中国法制史涉及夏、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奴隶制和封建王朝,以及战国、南北朝、五代、十国、太平天国农民政权、清末、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南京政府、革命根据地等不同历史时期,刑法、宪法、民法等。所以可以想见,内容多,覆盖面广。
第三,概念不熟悉。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是中华民族在与外界接触较少的情况下,在自己的文化土壤上创造和发展起来的独立的制度。它的概念和术语不同于西方古代法律和当代中国的现行法律,所以在学习时往往会给人一种陌生感。另外,随着文字本身的演变,很多概念和术语更加晦涩难懂,初学者很难理解。此外,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法律制度延续时间较长,重复的地方较多,使得初学者更难识别。就像有的学者说的,往往是一个字差,却错了几千年。
第四,主脉清晰,经脉分明。在中国古代,就法典而言,奴隶制的法典大部分被称为刑罚,包括夏禹刑、商汤刑、周鲁刑、九刑,以及从法经到九章法再到新法、太史法、北魏法、北齐的封建法典,就内容和指导思想而言,可以说以德为主的刑罚与礼法相结合是中国古代法律的最大特色和挥之不去的主线。就发展的线索和规律而言:夏商时期是中国法和奴隶制法的初始时期;西周是奴隶制法律的全盛时期和完善时期。东周时期,奴隶制法律趋于瓦解和衰落。战国秦汉封建法制开始在中国确立;魏晋南北朝是封建法制的发展时期。隋唐时期,封建法制和整个中国古代法制进入成熟阶段;宋元明清时期,封建法律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同时开始瓦解。清末以后,中国法制开始了艰难的现代化和现代化进程。
以上为2020年江西自考《中国法制史》复习知识相关信息:课程特点。考生不清楚可以网上咨询老师。
加王老师微信:17376852159 ,免费获取一份价值1980元学历提升大礼包(学历提升方案+辅导教材一套+直播课程+通关技巧+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