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设置的现状
中国法律制度史是研究中国法律制度起源和中国历史上各类法律制度的本质、特征、功能、发展演变过程和规律的学科。它不仅是法律体系中的一门独立学科,也是法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如此重要的地位自然使中国法制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必修课自学考试。
中国的法制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1世纪,随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建立,中国法制的雏形也随之出现。此后,在4000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尽管朝代更替,中华民族创造法制的实践活动从未停止过。此外,相对封闭的区域环境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功能使中国的法律制度在指导原则、立法体系、基本内容、具体制度和司法活动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传统。它自成体系,几千年的发展变化清晰,内部规律可循,被公认为世界。
除了鲜明的民族特色,由于中国丰富多彩的历史和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法制的历史内容极其丰富。就类型而言,在中国四千多年的广袤土地上,曾经出现过五种法制:奴隶制、封建制(地主阶级政权和农民政权)、半殖民地、半封建、资本主义和新民主主义。这种现象在世界各民族法律发展史上并不是唯一的,而是极其罕见的。它无疑为我们研究和学习人类法制史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模式。
理解了以上两点,我们就不难理解开设中国法制史课程的目的和意义了:
第一,学习中国法制的历史,掌握其基础知识,了解其发展线索和规律,可以更好地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理解,增强我们的法律观念。法制史和法理学都是基础法学,两者关系密切。法理学是对法律的历史和现实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没有法制史的基础知识,法理学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树。
其次,研究中国法制史,进行法制国情教育,可以使我们更加积极、自觉地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看现在,要古为今用。中国古代法制为现实法制建设提供了许多深刻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新民主主义政权的法制是我们现实法制的直接来源。因此,学习好中国法制的历史,了解中华民族对人类法律文化的杰出贡献,掌握法制的发展线索和规律,不仅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也可以激励我们为今天的法制建设做出积极的努力。
第三,学习法律制度的历史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前各部门的法学理论和知识,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贯彻法律。中国古代法典虽然以刑罚为主,但不难发现其中也包含了行政法、经济法、民法和程序法。特别是清末以来,我国在向西方学习法制的过程中制定了各种部门法典,这些遗产无疑将成为我国现行部门法的知识要素。因此,学习好中国法制的历史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现行部门法的理解。
以上是2020年江西自考《中国法制史》复习知识的相关资料。考生不清楚可以网上咨询老师。
加王老师微信:17376852159 ,免费获取一份价值1980元学历提升大礼包(学历提升方案+辅导教材一套+直播课程+通关技巧+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