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西自考《中国法制史》复习知识:学习方法

发布时间:2021-03-19 11:04 阅读:

第三,学习方法

中国法制史是一门边缘学科,它不仅是法学的一个分支,而且是一部特殊的历史,这使得它的学习方法不同于其他部门法。考生要在短时间内学好掌握这门课程,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把握中国法制史发展的几个阶段。中国法制史教材的编写以朝代为经,以大部门法为纬度,按历史发展顺序分为17章。根据社会的性质,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奴隶制时期、封建主义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和新民主主义时期。掌握这四个不同的历史阶段,进而弄清每个阶段具体包括哪些朝代和时期,进而找出这一阶段法制的一些共同特点,是学习中国法律史课程首先要注意的。

从纵向上,可以找出各个朝代、各个阶段的更替顺序,找出各个阶段的一些共同特点,既可以使全书由粗到细,又可以防止具体的法律制度被忽视。

第二,把握各个历史时期法制的特点。如前所述,不同历史时期的法律制度具有一定的共同特征。我们来详细说说如何找到这个共同特点:首先要搞清楚这个时期的法律制度是建立在什么样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代表了哪个阶级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这一时期法律制度的阶级性,进一步理解这一时期法律制度变迁的原因及其在当时的作用。如夏商周时期的法律制度处于奴隶制法律制度的不同发展时期,但具有宗法等级统治一切、法律规范未公开、奴隶主秘密控制、刑罚严厉等共同特征。这些共同特征归根结底是由奴隶主自由占有奴隶和土地所有权的经济基础决定的。我们明白了这一点以后,就不会犯某些考生把奴隶制法律分析为地主阶级意志,或者把封建法律描述为代表奴隶主利益的错误了。

第三,掌握每一章的学习线索和主要内容。人类法律实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国法制史教材各章节的结构安排也遵循这一动态过程的顺序。每一章的内容分为立法指导思想、立法概况、法律形式、法律内容和司法制度。这种结构安排不仅为我们学习每章的基本内容提供了最好的线索,而且使每章混乱的内容科学地分为立法概况、法典主要内容和司法制度。这有助于了解各个朝代的法制特点以及不同朝代之间法制的传承与变迁。

第四,记住容易混淆的东西。中国封建法制中陈湘阴的特点使得教材中的一些内容雷同,容易混淆。比如汉代的法律形式是法、令、科、比,唐代的法律形式是法、令、体、体。如果你不注意,你可能会被授予荣誉;比如中国封建社会每个朝代都有关于干部的法律,有的以朝代命名,如北齐法、北魏法、明法等。,这些一般不会混淆,而其他的则很难识别。比如汉代的三章之约、九章之约、龚?h法、朝晖法、章律法、沈明法、左观法、金晋法等。,只能记住。否则就像有的考生一样,可能会把《左观法》回答成秦朝的法律。内容我记得,但是王朝搞错了,很遗憾。

第五,抓住重点,顾全大局。中国法制史教材共分17章,但根据每一章的内容和历年试题,可分为重点章节和非重点章节两类。重点章节分为10章,包括2、4、5、7、10、11、13、14、16、17等。主要重点章节约占每份试卷考核内容的65%,尤其是随笔题,大多出现在这些重点章节中,所以必须认真阅读这些章节的内容,才能真正把握精神实质。对于一些必须掌握的问题,尽量自己做作业,既能增强记忆力,又能锻炼写作能力。然而,应该提醒的是,那些非关键章节不应被忽视。非重点章节不忽略,只占整个试卷的一小部分。非重点章节失分太多,这往往是部分考生最终成绩不及格或不及格的原因之一。

以上是关于2020年江西自考《中国法制史》复习知识:学习方法相关内容。考生不清楚可以网上咨询老师。


加王老师微信:17376852159 ,免费获取一份价值1980元学历提升大礼包(学历提升方案+辅导教材一套+直播课程+通关技巧+模拟试题)
Tag: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