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型理论& mdash& mdash荣格抛弃了弗洛伊德的泛性理论,将个体无意识转化为集体无意识,从而提出原型理论。原型是一种集体无意识,起源于早期人类的生存环境,然后由人类群体通过遗传机制传承下来。
2.艺术美& mdash& mdash即艺术中的审美现象,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审美活动的最高最典型的形式。艺术美是人的创造和提炼的结果,高于自然,是人的精神和本质力量的感性表现和确认。
3.美学& mdash& mdash它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学科。
4.审美意识& mdash& mdash是指人类生存实践中萌发的某种不明确的审美追求的意识。
5.美学思想& mdash& mdash它以审美意识为基础,是意识形态主体对审美现象的某些本质、特征和规律的理性认识。
6.美学& mdash& mdash它是指以审美意识和思维为基础,把审美现象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科,作为一个整体独立系统地思考审美现象的理论体系。
7.审美关系& mdash& mdash指人与世界的本体关系,人与世界的特殊精神关系,人借助感性形式建构的自由情感体验关系。
8.美& mdash& mdash它是指审美活动所建构的,能激发主体美感的审美对象,以及它的存在方式和状态。它是人与世界和谐、有限与无限和谐统一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和感性显现。
9.美感& mdash& mdash它是指审美主体作为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同时构建而呈现的存在方式和状态,体现为主体超越功利主义、伦理道德和认知的现实,直观地感知自由生活的境界,体验人和世界存在的意义的自由、快乐和愉悦的感觉。
10.审美形式& mdash& mdash指人们对不同的美即审美对象的分类和描述,是审美活动中目前产生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存在状态。
11.审美需求& mdash& mdash它是指人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的内在存在,是人在对象化活动中主动认识和肯定自己,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理想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自己的精神需求的本质力量的新丰富和新表现。
12.审美理想& mdash& mdash它是主体头脑中完美美的观念,是主体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构建的美的理想形态。
13.审美& mdash& mdash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主观爱好和倾向。能力或情趣是审美情趣的内在方面,兴趣和情趣是审美情趣的外在表现。
14.审美活动没有效用& mdash& mdash也就是说,审美活动不以有限的目的为目的,相反,必须以摆脱直接的功利目的为前提,审美活动指向一种整体的、根本的功利主义,即促进人走向自由存在的完整状态。
15.自律& mdash& mdash意味着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完美的世界,它本身不是手段,而是直接的目标。
16、审美体验& mdash& mdash是主体在特定的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所吸引,情不自禁地去领悟、欣赏、咀嚼,从而沉醉其中,灵魂受到震撼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
17.博弈论& mdash& mdash席勒系统地提出了博弈论。在他看来,游戏不仅是审美活动的基本特征,也是人们摆脱动物状态、达到人性的主要标志。它是在摆脱了物质欲望的束缚和道德需要的强制之后的一种真正自由的活动。它的显著特点是只对事物的纯粹表象感兴趣,即只看事物的形象,思考事物的形象,而不做任何事。基本上是想象的游戏。所以,所谓游戏,也是一种审美活动。
18、审美意识& mdash& mdash它是指人对自身审美需要和外在对象的审美意义,以及二者审美价值关系的心理反映形式。主要包括人的审美欲望、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审美理想。
19、审美形式& mdash& mdash是指以复杂的生活方式和自由的生活境界为核心的审美情趣、审美风格等感性表象的对象化形式,以及人们对不同形式的逻辑分类。
20.审美活动的双重性& mdash& mdash主要指审美形式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加王老师微信:17376852159 ,免费获取一份价值1980元学历提升大礼包(学历提升方案+辅导教材一套+直播课程+通关技巧+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