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比较协会& mdash& mdash指对某事物的感知和回忆所引起的其他具有相反特征的事物的联想形式。这种关联主要是基于两个事物的性质和特征的对比。它的作用不是强化对某一事物的感觉,而是强化对这两者对立关系的认识和感受。
42.重建想象& mdash& mdash是指主体根据自己或他人原有的感性表征进行加工合成,从而重新形成自己头脑中事物形象的心理功能。
43.创造性想象& mdash& mdash指的是主体的创造性思维产生出以前不存在的新面貌。它与再创造的想象力密切相关。主体的创造不能无中生有,而应该基于储存在自己大脑中的记忆表征。
44.审美态度& mdash& mdash是指主体在摆脱日常功利、实用的态度后所产生的沉思、欣赏的态度,是主体能否与客体建立审美关系、进入审美活动的关键。
45.审美距离& mdash& mdash它是瑞士心理学家布洛赫提出的审美心理学概念,意思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必须与客体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
46.博弈论& mdash& mdash它最早由德国古典美学的创始人康德提出,后由席勒和斯潘塞完善。认为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游戏,是由游戏发展而来的。艺术与游戏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其深刻的真实性、深刻的思想内涵、人生启示都不同于游戏,因此把艺术仅仅归结于游戏是片面的。
47.集体无意识理论;& mdash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集体无意识是一种朦胧的精神,具有普遍性,隐藏在深层意识中,通过遗传得以保存。艺术家在它的驱动下创造艺术,艺术源于集体无意识。这个理论只是一个心理学假设,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也抹杀了艺术家的个性。
48.代表性理论& mdash& mdash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在西方影响很大。其合理性在于艺术始终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艺术被视为一种特殊的再现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其缺陷在于忽视了艺术本身的审美特征和艺术创作的主体性和表现力,从而未能充分揭示艺术的本质。
49、绩效理论& mdash& mdash它强调艺术必须主要表现主体情感,其代表人物是西方美学家德拉克洛瓦和克罗齐。我国的表意论、心论、情论也可以归入表意论。表现论把艺术的本质与艺术家主观情感的表现联系起来,突破了把艺术归结于模仿和认识外部世界的局限,突出了艺术的审美特征,比有代表性的理论更接近真实,是美学史上的一大进步。而表现论完全回避了艺术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忽略了主观情感的客观根源,因此是片面的。
50.有意义的形式理论& mdash& mdash克莱夫,上世纪英国美学家。贝尔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有意义的形式。所谓形式,就视觉艺术而言,是指由线条和色彩以某种方式排列而成的纯粹关系;所谓意义,就是艺术家在这种纯粹的形式背后所表达或隐藏的独特的审美情感。艺术是艺术家创造的一种纯粹的形式,可以激发观众的审美情感。它是一个美丽的结构,也就是一种有意义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理论突出了艺术的审美本质,比表现论走得更远,但它把意义和审美的纯粹形式从一切现实中完全切断,脱离了人类社会历史,陷入了形式主义和神秘主义。
51.符号理论& mdash& mdash作者:美国的苏珊。兰格指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一种象征形式,是具有表达情感功能的非逻辑、非抽象的符号;艺术符号所表达的情感应该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情感。这一理论在理论上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仍然不能正确解决艺术本质问题。
52.艺术& mdash& mdash它是人工产品中的一种审美精神产品,通过创造不切实际的形象世界来传达人类的审美体验。
53.载道&弥陀;& mdash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孔子,韩愈完善了。他认为古文的存在是为了宣扬儒道,而不是为了爱情。这在当时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完全抛弃理性意义上的文学作用,只突出政治教育的作用,显然不符合艺术发展的规律,也是片面的。
54.娱乐理论& mdash& mdash分为自娱自乐和娱乐两个方面。艺术家通过创作中的想象手段,实现自己向往却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抱负、追求、希望和理想,从而实现自我娱乐。同时,所有的艺术都可以让人快乐,都具有娱乐的功能。
55.艺术作品的图像世界层& mdash& mdash它是指以物质实在层和形式符号层为基础,表现人类审美经验,并能转化为感性的、有意义的表征世界的非真实表征世界,是艺术结构中的核心层次。
56.艺术作品的先验意境& mdash& mdash是形象世界背后的形而上的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
57.Image & mdash& mdash它是一种心理存在,是一种审美表征系统,包括意义和形象。指主体的意图、意向、意志、观念、欲望、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人生经历、审美理想、艺术追求等。而图像是由想象创造的,能反映主体的意图,并能被感官直接感受、感知和体验。
58.模仿& mdash& mdash它是主体模仿客体世界的形式而创造的形象。在感性形态和具象上与物体相似,甚至非常逼真。在这里,主体在幕后刻意隐退,其创意似乎体现在对图像的模拟上。
59.向星& mdash& mdash在客观世界的客体意象引导下,主体为接受者提供了一个引发情感、启动想象完成意象世界的机会。物像使感觉发生,联想展开,在此基础上生成的像就是像。
60.隐喻& mdash& mdash它是创作主体以自我为身体,以世界为自我,按照主体的心智去创造新的世界的延伸。主体对客观世界中象征物的摄取赋予了它们一定的象征意义,这样的意象就是隐喻。
加王老师微信:17376852159 ,免费获取一份价值1980元学历提升大礼包(学历提升方案+辅导教材一套+直播课程+通关技巧+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