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高起本(理)《化学》知识点总结

发布时间:2021-02-23 10:58 阅读:

一、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1、常见分子(或物质)的形状和键角

(1)形状:v型:H2O、H2S线型:CO2、CS2、C2H2平面三角型:BF3、SO3三角锥

类型:NH3正四面体类型:CH4、四氯化碳、白磷、NH4+

平面结构:C2H4,C6H6

(2)结合角:H2O:104.5°;;BF3、C2H4、C6H6、石墨:120°;白磷:60度;NH3:107℃;18 & prime

CH4、四氯化碳、NH4+、金刚石:109°;28 & prime

CO2、CS2、C2 H2:180°;

2.常见粒子的饱和结构:

(1)具有氦结构的粒子(2): h-、he、Li+、be2+;

②氖结构粒子(2,8):n3-、O2-、f-、ne、Na+、Mg2+、Al3+;

③氩结构粒子(2,8,8): S2-、氯-、氩、钾离子、钙离子;

④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粒子:

阳离子:Na+、Mg2+、Al3+、NH4+、H3O+;阴离子:n3-、O2-、f-、oh-、NH2-;

分子:氖、铪、H2O、NH3、CH4

⑤核外电子总数为18的粒子:

阳离子:K+,Ca2+;

阴离子:P3-、S2-、HS-、Cl-;

分子:Ar,HCl,H2S,PH3,SiH4,F2,H2O2,C2H6,CH3OH,N2H4。3.常见物质的结构

类型:

AB2型化合物(化合价一般为+2、-1或+4、-2): CO2、NO2、SO2、二氧化硅、CS2、

二氧化氯、二氧化钙、二氧化镁、二氧化钙、二氧化硼、二氧化钡、二氧化钾等

A2B2型化合物:H2O2、Na2O2、C2H2等

A2B型化合物:H2O、H2S、Na2O、Na2S、Li2O等

AB类化合物:一氧化碳、一氧化氮、HX、硫化钠、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镁、化学文摘社、碳化硅等

能形成A2B和A2B2化合物的元素:h、Na和o,其中h是共价化合物(液体)

和o [H2O和H2O 2];离子化合物(固体)是Na和O [Na2O和Na2O2]]。

4.常见分子的极性:

常见的非极性分子:CO2、CS2、BF3、CH4、四氯化碳、SF6、C2H4、C2H2、C6H6等

常见极性分子:双原子化合物分子,H2O,H2S,NH3,H2O2,CH3Cl,CH2Cl2,CHCl3

等待

5.某些物质的组成特征:

(1)不含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铵盐

(2)含金属元素的阴离子:MnO4 -、AlO2 -、Cr2O72 -

(3)只含阳离子不含阴离子的物质:金属晶体II。物质溶解定律

1.常见酸、碱、盐的溶解规律:(限中学常用范围,不全)

①酸:只有硅酸(H2SiO3或原硅酸H4SiO4)不溶,其余均可溶;

②碱:只有NaOH、KOH、Ba(OH)2可溶,Ca(OH)2微溶,其余不溶。

③盐:钠盐、钾盐、铵盐、硝酸盐均可溶;

硫酸盐:只有硫酸钡、硫酸铅不溶,硫酸钙、硫酸银微溶,其他可溶;氯化物:只有氯化银是困难的

可溶,其他都是可溶的;

碳酸盐、亚硫酸盐和硫化物:只有它们的钾盐、钠盐和铵盐是可溶的。④磷酸二氢盐几乎可溶,而磷酸氢盐和磷酸的正盐只溶于钾、钠和铵。

⑤碳酸盐的溶解规律:如果正盐是可溶的,则碳酸氢盐的溶解度小于正盐(例如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

碳酸钠);如果正盐不溶,碳酸氢盐的溶解度大于正盐(例如碳酸氢钙比碳酸钙更易溶)。

2.气体溶解度:

①高水溶性气体:HX和NH3

②水溶性但溶解性差的气体:O2(微溶)、CO2(1:1: 1)、Cl2 (1: 2)、H2S(1:

2.6)、SO2(1:40)

③常见的水不溶性气体:H2、N2、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甲烷、C2H4、C2H2

④氯不溶于饱和氯化钠溶液,可以通过引流饱和氯化钠溶液来收集氯,也可以使用饱和氯化钠溶液。

吸收氯气中的氯化氢杂质。

3.硫和白磷(P4)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4.卤素(Cl2,Br2,I2)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容易溶于酒精,汽油,苯,四氯化碳和其他有机物质

溶剂,所以经常用有机溶剂萃取水溶液中的卤素(注意萃取剂的选择原则:不混溶和不反应,

由不溶性变为可溶性;酒精和裂解汽油不能作为萃取剂)。

5.大多数有机化合物不溶于水,但溶于有机溶剂。它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碳氢化合物、卤代烃、

酯和多糖不溶于水;醇、醛、羧酸和寡糖溶于水(乙醇、乙醛、乙酸和水以任意比例混合)

可溶性),但随着分子中烃基的增加,其溶解度降低(疏水基团和亲水性基团的作用);低温水中的苯酚

难溶,但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温度高于70℃时,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溶解。

6.相似相容原理:极性溶质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溶质易溶于非极性溶剂。第三,常见物质

颜色:

1.有色气体的简单物质:F2(浅黄绿色),Cl2(黄绿色)&不是;O3(浅蓝色)

2.其他有色单质:Br2(深红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S(淡黄色固体),Cu(紫红色固体)

体)、Au(金黄色固体)、P(白磷为白色固体,红磷为深红色固体)、Si(灰黑色晶体)、C

(黑粉)

3.无色气体单质:N2、O2、H2、稀有气体单质

4.有色气体化合物:NO2

5.黄色固体:S,FeS2(愚人金,金黄色),Na2O2,Ag3PO4,AgBr,AgI

6.黑色固体:氧化铁,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碳,硫化铜,硫化铅,氧化铜(最常见的黑色粉末是二氧化锰和

c)

7.红色固体:氧化铁、氧化铁、氧化亚铜和铜

8.蓝色固体:五水硫酸铜(胆汁或蓝矾)化学式:

9.绿色固体:七水硫酸亚铁(绿矾)化学式:

10.紫色黑色固体:高锰酸钾和碘。

11.白色沉淀:氢氧化铁、碳酸钙、硫酸钡、氯化银、碳酸钡、氢氧化镁、氢氧化铝

12、有色离子(溶液)Cu2+(浓溶液为绿色,稀溶液为蓝色),Fe2+(淡绿色),Fe3+(棕黄色

颜色)、MnO 4-(紫红色)、Fe(SCN)2+(血红色)

13.不溶于稀酸的白色沉淀物:氯化银和硫酸钡

14.不溶于稀酸的黄色沉淀:硫、溴化银、碘化银?ぁ3<?物质的状态

1.常温下为气体的单质只有H2、N2、O2(O3)、F2和Cl2(稀有气体单质除外)

2.常温下为液体的简单物质:Br2和Hg

3.室温下常见的无色液体化合物:H2O H2O2

常见气体化合物:NH3、HX(氟、氯、溴、碘)、H2S、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

5.气态烃CxHy(x & le;4);在含氧有机化合物中,只有甲醛和卤素在常温下是气态的

氯甲烷和氯乙烷是碳氢化合物替代品中的气体。6.常见固体单质:I2、S、P、C、Si、金属单质;

7.白色胶体沉淀[铝(OH) 3,H4SiO4]] V .常见物质的气味

1.臭鸡蛋味的气体:H2S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l2、SO2、NO2、HX和NH3

3.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氯水、溴水

4.许多有机物都有气味(如苯、汽油、酒精、醛、羧酸、酯等)。) 6.常见有毒物质

1.非金属单质是有毒的:Cl2,Br2,I2,F2,S,P4,金属单质中的汞是剧毒的。

常见有毒化合物: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H2S、偏磷酸、氰化物

-),亚硝酸盐(NO2-);重金属盐类(铜、汞、铬、钡、钴、铅等。);3、可以用血红蛋白

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结合在一起

4.常见有毒有机物:甲醇(CH3OH)俗称工业酒精;苯酚;甲醛(HCHO)和苯

(致癌物是家居装修的主要污染物);硝基苯。七、常见污染物

1.空气污染物:氯气、一氧化碳、H2S、氧化氮、二氧化硫、氟利昂、固体尘埃等。

2.水污染:酸、碱、肥料、农药、有机磷、重金属离子等。

3.土壤污染:化肥、农药、塑料制品、废电池、重金属盐、无机阴离子(NO2

-,f-,cn-,等。)

4.几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现象和污染物:

①气体中毒& mdash& mdash一氧化碳

②光化学污染(光化学烟雾)& mdash& mdash氮氧化物

③酸雨& mdash& mdash主要由SO2引起

④温室效应& mdash& mdash主要是二氧化碳、甲烷、含氯氟烃和N2O也是温室气体。

⑤臭氧层破坏& mdash& mdash氟利昂(含氯氟烃的总称)、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⑥水体富营养化(绿藻、蓝藻、赤潮、水华等)。)& mdash& mdash有机磷化合物、氮化合物等。

⑦白色污染& mdash& mdash塑料。八、普通漂白剂:

1、强氧化漂白剂:利用自身的强氧化作用破坏有色物质,使其变成无色物质。这种漂白通常是

不可逆,彻底。

(1)低氧酸(HClO):一般可由氯气和水反应生成,但不稳定,见光易分解,不能生长。

时期保存。因此,在工业上,一般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成漂白粉精:

2cl 2+2Ca(OH)2 =氯化钙+钙(ClO)2+2H2O

漂白粉的成分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Ca(OH)2 & bull;3CaCl(ClO)和bullNH2O,可视为氯化钙、钙(ClO)2、

氢氧化钙和结晶水的混合物,其中的有效成分是钙(ClO)2,它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可以长

储存时,加水加酸(或通入CO2)生成次氯酸;ca(ClO)2+2HCl =氯化钙+

2HClO,Ca(ClO)2+CO2+H2O=CaCO3+2HClO .漂白粉精在空气中放久了会失效,应该是

密封保存。

(2)过氧化氢(H2O2):也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氧化破坏有色物质。其特征在于还原产物为

水不会造成污染。

(3)臭氧(O3)氧化性强,能氧化有色物质使其褪色。

(4)浓硝酸(HNO3):也是强氧化剂,但由于酸性强,一般不用于漂白。

(5)过氧化钠(Na2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特别是与水反应时,新生成的氧气氧化性更强。

强,能使有机物褪色。

2.添加剂漂白:以二氧化硫为典型例子,这种物质可以与一些有色物质结合,产生不稳定的无色

料,从而达到漂白的目的,但这种结合是不稳定和可逆的。比如SO2可以使品红褪色,但加热排出二氧化硫后又会变红。此外,这种漂白剂还有更多

强选择性只能淡化一些有色物质。【中学只讲二氧化硫褪色品红,别的不说,注意。

它能使石蕊褪色,但会变红。]

3.吸附漂白:这些物质一般都是疏松多孔的物质,表面积大,所以具有很强的吸附性

吸附能力,可以吸收一些色素,从而达到漂白的目的,其原理与前两者不同,只是一种物理现象

过程而不是化学变化,常见的有活性炭、胶体等物质。

【注】漂白是指有机颜料褪色。无机有色物质褪色不能称为漂白。九、普通化学

公式:

1、物质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

①由标准条件下气体的密度计算气体的摩尔质量:m = &ρ;& times22.4升/摩尔

②由气体的相对密度计算气体的摩尔质量:m (a) = d &倍;男(乙)

③由单个粒子的质量计算摩尔质量:m = na &次;母亲

④摩尔质量的基本计算公式:

⑤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

(M1、M2 & hellip;& hellip是每种成分的摩尔质量,a1、a2是每种成分的物质的量分数,在气体的情况下,它们也可以是

体积分数)

2.克拉贝方程:PV = nrtpm = & rho无线电报

3、溶液稀释定律:

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质量保持不变:m1 &倍;w1 = m2 &倍;w2

在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量保持不变:c1V1=c2V2

水的离子积:kw = c (h+) &倍;C (oh-),等于常温下的1倍;10-14

5.溶液的PH计算公式:pH = lgc(H+)(aq) X .化学基本守恒关系:

1.质量守恒:

(1)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所有物质的质量总和必须等于生成的所有物质的质量总和。

②任何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数一定不变。2.价态守恒:

(1)在任何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必须等于0

②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价态的总增减量必须相等。3.电子守恒:

(1)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得失总数必须相等。

(2)在一次电池和电解池的串联电路中,通过每个电极的电量必须相等(即每个电极的得失电子数处于一定的相位)

等等。).

4.能量守恒:在绝热环境下进行任何化学反应时,反应前后系统的总能量必须相等。

反应释放(或吸收)的能量=产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

(负值是放热反应,而规则值是吸热反应)

5.电荷守恒:

(1)在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携带的正电荷总数必须等于阴离子携带的负电荷总数。

(2)在任何离子方程式中,等号两边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值相等,符号相同。十一、熟记重要的实验现象:

1、燃烧时火焰的颜色:

①蓝色或淡蓝色火焰有:H2、一氧化碳、甲烷、H2S、C2 H5 oh;;

②苍白的火焰是H2和Cl2;

③钠及其化合物燃烧时,火焰呈黄色。钾呈浅紫色。2.沉淀现象:

(1)溶液中反应产生的黄色沉淀为硝酸银、溴和碘;S2O32 -和h+;H2S解决方案和一些

氧化性物质(Cl2、O2、SO2等。);Ag+和PO43-;

(2)将碱液滴入溶液中,溶液变成白色沉淀,然后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棕色沉淀

肯定含有Fe2+;③Fe3+必须与碱产生红棕色沉淀;产生蓝色沉淀的一般溶液中含有Cu2+

④ Fe2+、Cu2+、Pb2+和S2-为黑色沉淀。

⑤ Mg2+和Al3+是与碱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如果加入过量的NaOH,Mg2+是白色沉淀,沉淀不溶。

溶解为Al3+;如果是部分溶解,说明两者都存在。

⑥加入过量硝酸从溶液中沉淀出白色沉淀:可能是硅酸沉淀(原溶液为可溶性硅酸盐溶液)

液体)。如果形成淡黄色沉淀,原始溶液可能含有S2-或S2O32

-。

⑦加入浓溴水时,白色沉淀往往是含苯酚的溶液,产物为三溴苯酚。

⑧砖红色沉淀往往是含醛物质与Cu(OH)2悬浮液反应生成Cu2O而引起的。

⑨加入过量硝酸不能观察到AgCl、BaSO4、BaSO3(转化为baso4)溶解在白色沉淀中;

AgBr和AgI不溶,但颜色为淡黄色和黄色。

⑩能与盐溶液反应生成强酸沉淀,极有可能是H2S气体与铜、银、铅、汞的盐溶液反应。

3.出血现象:

(1)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使清澈的石灰水浑浊并溶解品红

液体变淡,气体一般为二氧化硫,原溶液含有SO32 -或HSO3

-或含有S2O32 -离子。

(2)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可使清澈的石灰水浑浊。气体通常是

CO2原始溶液可能含有CO32 -或HCO3 -。

(3)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有臭鸡蛋味的气体,应为H2S,原溶液中含有S2

-或者hs-,如果是黑色固体,一般是FeS。

(4)一种与碱溶液反应并在加热时产生刺鼻气味的气体,这种气体会使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这种气体

是氨,原溶液必须含有NH4+离子;

⑤电解电解液时,阳极产生的气体一般为Cl2或O2,阴极产生的气体一般为H2。

4、变色现象:

①Fe3+与SCN -、苯酚溶液、铁和铜反应时的颜色变化;

②暴露在空气中迅速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气体一定是NO;

③Fe2+与Cl2、Br2等氧化性物质反应时,溶液由淡绿色变为黄棕色。

④酸碱溶液和指示剂的变化;

⑤品红溶液、石蕊试液、漂白剂如Cl2、SO2

石蕊试液接触Cl2先红后淡,SO2只红不淡。

SO2和Cl2都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如果褪色后加热,则是SO2可以还原原色,但不能

Cl2 .

⑥淀粉遇碘变蓝。

⑦卤素在水和有机溶剂中的颜色变化。

⑧不饱和烃使溴水和高锰酸钾的酸性溶液变色。5.水能爆炸反应包括F2、K和Cs

等等。

2化学必须背知识点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1.正四面体分子的一般键角为109°。28 & lsquo但是白磷(P4)不是,因为它是一个带键的空心四面体

角度应该是60度;。

2.一般物质含有化学键,稀有气体不含任何化学键,只存在范德华力。

3.一般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铵盐是离子化合物;普通含氧酸根

它的中心原子是非金属,但AlO 2-和MnO 4-是金属元素。4.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但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也可以

可以是离子化合物,也可以是非金属单质。

5.活性金属和活性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例如三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

6.离子化合物必须含有离子键,离子键可以含有极性键(如NaOH)或非极性键(如

Na2O 2);共价化合物可以不含离子键,但必须含有极性键,也可以含有非极性键(如

H2O2).

7.极性分子必须含有极性键,也可能含有非极性键(如H2O 2);非极性分子可能只包含极性

键(如甲烷)也可能只包含非极性键(如氧),或者两者都包含

(例如乙烯)。

8.所有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比如AlO2 -,MnO4 -,等等。都是阴离子。

9.简单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比如O3就是极性分子。晶体结构

1、以非金属元素为主的氢化物熔点自上而下逐渐升高,但NH3、H2O、HF除外,其熔点

沸点高于下面的PH3、H2S和HCl,这是因为氢键的存在。

2.一般非金属氢化物在室温下是气体(所以也叫气态氢化物),水除外,水在室温下是液体。

3.金属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分子晶体的熔点高,比如汞和硫。

4.碱金属的密度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但钾的密度小于钠的密度。

5.含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也可以是金属晶体;但是含有阴离子的晶体必须被电离

亚晶体。

6.一般原子晶体的熔点比离子晶体高,但也有例外。例如,氧化镁是离子晶体,但其熔点高于离子晶体

原子结晶二氧化硅。

7.离子化合物一定属于离子晶体,共价化合物不一定是分子晶体。(如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

身体)。

8.含有分子的晶体不一定是分子晶体。如硫酸铜晶体(CuSO4 & bull5H2O)是离子晶体,但是包含

水分子。

氧化还原

1、失去电子难,电子不一定容易。例如,稀有气体原子既不容易失去电子,也不容易获得电

儿子。

2.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指的是获得和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而不是多少(比如Na可以失去一个电子,Al可以失去三个)

电子,但Na比Al更易还原)。

3.当一种元素从化学状态变为自由状态时,它可能被氧化或还原。

4.金属阳离子在还原后不一定变成简单的金属(例如Fe3+可以还原形成Fe2+)。

5.简单物质参与或形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O2和O3的相互转化。

6.一般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氧化性越强,但有些物质未必如此。例如,氯化氢中的氯是+

HClO中7价比+1价高,但HClO4氧化比HClO弱。因为物质的氧化强度不是

只和物质本身的化合价和稳定性有关。虽然氯化氢中氯的化合价很高,但它的分子

结构稳定,氧化性较弱。


加王老师微信:17376852159 ,免费获取一份价值1980元学历提升大礼包(学历提升方案+辅导教材一套+直播课程+通关技巧+模拟试题)
Tag: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