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备考?看看这位成考网前辈的22条自考心得
三年自考老学长,改过专业挂过科,作为资深自考老油条,为学弟学妹们总结出22条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中国所需各类管理人才将达1000-1300万人。据统计,全国国有企业应该培训的现职和后备管理人员有80万人,非国有企业急需工商类管理人才约80多万人,政府及其他行业需工商管理类人才约50万人,合计大约需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为200万左右。
根据教育部规划司统计信息处的资料,普通高等学校合计有管理类学生约102万人,而工商管理类学生只有5万人左右,所占比重与需求严重失调。
我国开设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起步较晚,每年培养的工商管专业毕业生才1万人左右,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据统计,我国每年工商管理人才需求达到9.5万人,其中国有企业需求4万人,非国有企业3万人,政府及其它机构需求2.5万人)。因此,中国未来20年内,存在工商管理人才的巨大缺口。
就业前景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具有复合性、应用性的特点,是具有很广的适用性的、社会经济各领域有广泛需求的专业。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大有用武之地,社会各领域、各单位也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员,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一直供不应求,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未来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该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生产管理、物流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等岗位的工作。
各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及跨国企业从事生产管理、营销管理和一般业务管理工作,也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策划、商品调研、市场预测和经济数量分析等工作。

发展前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在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的同时迫切需要优化管理,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实现效益,因此本专业的长期需求量很大。本专业本科毕业后可以继续深造MBA(工商管理硕士)。
1、选专业要慎重。报考前一定要先了解自己即将选的专业的所有学科,它决定了你是否能通过或所需用时。如果发现专业不合,向主考院校提出,及时纠偏。
2、裸考靠的是运气和勇气。如果你不想浪费时间,请不要轻易裸考。
3、公共课一年两次考试机会,该报就报,努力刷分,不要手软。
4、专业课请精心备考尽量高分飘过,因为除了学位要求高分,其次高分印证了你的专业理论知识,它会在日后工作中发挥巨大作用。
5、自考的原因:提升自己,职场不顺时用自考充电,子女入学受限用学历开辟捷径。为了考研,过渡期充电,说到底,无非就是为了充实自己,增加手上的筹码。为了提高自身的被利用价值,从而使自己更有价值。所以请为你自己而活。
6、英语二是大部分自考者的痛,如果害怕了不如现在就记一个单词吧,ambition!
7、高数是很多逻辑思维能力差的学生们的痛处(不考高数的学生替代会考会计或金融相关类似学科,同理)请重点对待。
8、阅卷老师真的不是针对你,如果你经常在及格线以下徘徊,那说明你真的需要再加把劲了!因为你其实还差很多!
9、考试杜绝作弊。靠自己,输了精彩,赢得骄傲,心安理得。
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中国所需各类管理人才将达1000-1300万人。据统计,全国国有企业应该培训的现职和后备管理人员有80万人,非国有企业急需工商类管理人才约80多万人,政府及其他行业需工商管理类人才约50万人,合计大约需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为200万左右。
根据教育部规划司统计信息处的资料,普通高等学校合计有管理类学生约102万人,而工商管理类学生只有5万人左右,所占比重与需求严重失调。
我国开设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起步较晚,每年培养的工商管专业毕业生才1万人左右,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据统计,我国每年工商管理人才需求达到9.5万人,其中国有企业需求4万人,非国有企业3万人,政府及其它机构需求2.5万人)。因此,中国未来20年内,存在工商管理人才的巨大缺口。
就业前景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具有复合性、应用性的特点,是具有很广的适用性的、社会经济各领域有广泛需求的专业。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大有用武之地,社会各领域、各单位也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员,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一直供不应求,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未来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该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生产管理、物流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等岗位的工作。
各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及跨国企业从事生产管理、营销管理和一般业务管理工作,也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策划、商品调研、市场预测和经济数量分析等工作。
发展前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在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的同时迫切需要优化管理,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实现效益,因此本专业的长期需求量很大。本专业本科毕业后可以继续深造MBA(工商管理硕士)。
10、备考前一定要做充足复习,备考战线并非拉的越长越好,考前一个月和考前一周尤为重要,而靠平时积累的学科除外,如英语。
11、如果说全日制是做加法,那么自考就是在做减法。加减体现在心里压力和难易程度等方面。
12、如果你不爱去自习室,那么你的书桌就显得尤为重要,学习环境从来就没有因为是自考而被降低要求。
13、养成自己的学习习惯,设定学习定量和自我目标管理。
14、开始了就不要放弃,持之以恒。如果不能坚持,就不要选择自考。当你想放弃的时候,想想当初报考的原因和现实的处境。
15、自考路上三只拦路虎:半途而废,滥竽充数,急功近利,请避而远之。
16、考前突袭:这是我和众多自考同学们最爱做的一件事,因为我们有着如出一辙的借口,没时间,工作忙,记不住等 开夜车便成了家常便食。考前一个月
甚至考前一晚是最有效也是我们最努力的时刻,达到巅峰状态,仅此于高考。考前突袭有没有效果,可能对于一些人奏效,但在我看来除了记忆性的知识,其他学科考前突袭只会让你事倍功半。
17、最难的是毕业论文,但到了最后一个环节毕业论文阶段,请主动寻找主考院校指导老师帮助。
18、请平衡好自考和工作的关系。不要因为自考影响了工作,也不要因为工作压力大,把自考丢在一边,学习从来都是靠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解决。
19、请保持良好心态,不要被挂科和备考压力打倒,大不了,从头再来。
20、请坚持锻炼身体,为了灵魂和身体都能在路上。
21、理论结合实际,并学以致用。实践会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22、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接受继续教育,因为学习将会是你最好的一笔投资。继续教育手段之中,自考是最有价值的,没有之一。
加王老师微信:17376852159 ,免费获取一份价值1980元学历提升大礼包(学历提升方案+辅导教材一套+直播课程+通关技巧+模拟试题)
咨询学历请添加老师微信:
1、王老师微信:15323409937
2、王老师微信:17376852159
3、张老师微信:15999506543
4、邓老师微信:YIWEN5578
5、肖老师微信:V18917
6、汤老师微信:TQ23890
7、李老师微信:li254784116
8、杜老师微信:zzp6028
相关阅读
-
第一次备考?看看这位成考网前辈的22条自考心得
三年自考老学长,改过专业挂过科,作为资深自考老油条,为学弟学妹们总结出22条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
2020-06-13
-
-
-
-